发布日期:2025-08-22 02:01 点击次数:125
清晨时分,东环街东沙村党总支书记苏惠康已带领村“两委”干部和党员志愿者对村内重点区域展开清理工作。他们正热火朝天地清理一块闲置地上的建筑废弃物。“建设干干净净、整整齐齐、长长久久的和美乡村,得从这些边边角角做起。”苏惠康抹了把汗说道。这个有着600年历史的古村,是“百千万工程”首批典型示范村,11个“四小园”如明珠般点缀其间,古樟树公园更是东沙村一张靓丽的名片。
苏惠康带头清理废弃物
东沙村现存樟树、榕树、邬榄等百年古树30多棵,其中树龄最长的古樟树已达156年。这些珍贵的古树资源曾一度被违建和垃圾包围。“古树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贝,我们不但要当守护人,还要当美容师!”苏惠康看在眼里,急在心里。他带领村“两委”反复调研,向上级部门争取支持,最终推动古樟树公园建设落地。2024年,该公园作为全区首个通过市考核认定的古树公园正式开放,园内9棵高达20至25米、冠幅30米的古樟树错落有致,成为集古树保护、田园观光、家风传承、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生态空间。
古樟树公园建设前
古樟树公园建成后
在古樟树公园内,长廊走道两侧栽种攀缘植物,藤蔓蜿蜒,绿叶成荫,为活动群众撑起一片清凉天地,即便烈日当空,亦能享受舒适惬意的游园时光。小径上,舞蹈爱好者们随着悠扬旋律翩翩起舞,在公园美景的映衬下,构成一幅温馨和谐的生活画卷。
“以前这里荒草丛生,蚊虫多,下雨天路又滑,没人愿意来。”村民戴阿姨感慨道,“现在建成了古樟树公园,路面也铺上了砖,古樟树下凉快,我们天天来跳舞健身,非常开心!”
如果说古樟树公园为东沙村增添了生态底蕴,那么“四小园”建设则让村庄焕发新的活力。过去,村里不少边角地、闲置地杂草丛生,甚至成为垃圾堆放点。苏惠康带领村“两委”逐一摸排,因地制宜推进改造。
“四小园”改造前
“四小园”改造后
“人居环境整治最难的不是搬走那堆垃圾,而是搬走乡亲们心里的顾虑。”苏惠康深知,要让村民支持,必须让大家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。他组织党员、村民代表多次座谈,广泛征求意见,最终确定“谁使用、谁管护”的原则,鼓励村民认领维护。
苏惠康在小桃园内向村民了解桃树长势
在东环街道的支持下,东沙村引入中铁十局集团、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番禺分院等专业力量,为“四小园”建设和农房外立面改造提供技术指导。“将原本闲置的边角地转型为实用优美的‘四小园’,将老旧农房彩绘翻新变身成为新的‘打卡点’,以‘边角之景’带动村容村貌提升,让村民切身感受到‘百千万工程’的可感可及。”苏惠康说道。目前,东沙村已建成11个“四小园”,总面积达2000平方米,新增绿化种植220平方米、人行道110平方米,完成农房外立面提升约800平方米。
站在156岁的古樟树下,苏惠康动情地说:“你们看这棵古樟树,经历过多少风雨?我们干乡村振兴,就得有古树的韧劲,更要有树根一样的坚守!”这番话语,既饱含着对苏书记对村民的鼓舞,更表达了他带领东沙村稳步前行的坚定信念。
苏惠康巡查古树生长情况
从无人问津的荒地到欢声笑语的休闲空间,从杂草丛生的边角地到果蔬飘香的“四小园”,这位“古村美容师”用实干与智慧,让东沙村的每一寸土地都开出了绚丽的“幸福花”。
文/图:番禺融媒记者代妮娅
上一篇:人人有功练:想练出“力拔山兮”的神力,像武侠小说里的大侠那样手托城门、力抗千斤?
下一篇:没有了